作者: 柳吟風
【編者按:中梵就中國主教任命的《臨時協議》於2022年10月22日第二度延續,有效兩年,內容仍然保密。自《協議》於2018年9月22日簽署及2020年10月22日延續以來,共有六位主教被任命。教宗方濟各和教宗本篤十六世分別在致中國教會的《牧函》中指出,主教任命對推動教會在中國福傳和共融方面至為重要,需要信任、勇氣及遠見繼續對話。各方期望中梵交談,能促進瞭解和中國宗教自由。本文作者是中國大陸學者。】
導言
2018年9月2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及普世天主教羅馬教廷正式簽署“中梵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根據協定簽署方的說明,該“協議”為臨時性質,有效期兩年,至2020年9月21日。事後雙方將各自根據己方評估該協定的效果,決定是否延長協議。當雙方約定的“協議”期滿之際,時任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於2020年10月22日宣佈,經中梵雙方友好協商,決定將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延期兩年。時間如飛駒過隙,不知不覺中又過了兩年,中梵雙方又到了必須決定是否繼續延長該協定的時刻。各方在不確定性中等待雙方再次做出決定之前,雙方近日均通過不同管道暗示,該協議將會再次延長兩年。
首先是教宗方濟各於2022年7月2日接受路透社記者普萊拉(Phil Pullella)採訪之際,罕見稱讚主持中梵對話的梵方最高代表國務卿帕羅林樞機(Pietro Parolin),認為其乃聖座當今最好的外交家,懂得如何與中國當局對話,而且已經找到了一條與中國執政當局對話並且解決問題的穩妥道路。教宗方濟各說,帕羅林樞機在推進與中國的關係時,工作成果非常出色,在困境中依然找到前進的可能性,並且使可能性變成現實。至於“中梵關於任命主教的臨時協議”的未來,教宗方濟各確定地說,雖然協定簽署以來,按照協定逐步解決不同教區的新任主教問題上進展緩慢,不過已然結出了成果,“我希望10月份能夠續簽”。教宗方濟各作為天主教會最高領導的表態,顯示梵蒂岡方面關於續簽“臨時協議”已經毫無障礙,只待中方也做出同樣的表態,則一切水到渠成。幾天後,2022年7月6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主持例行記者會,來自法新社的記者提問:中梵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將於本年10月到期,教宗方濟各已然表示希望延長該協議,中國是否也有同樣的意願?趙立堅回應說,中梵雙方自簽署主教任命臨時性協定簽署以來,經過共同努力,協議得以順利實施,雙方將按照共同商定的議程,繼續推進有關工作。趙立堅的表態,表達了中方對於協議及其實施均十分滿意,因此,除非發生某件不可抗力的事件使其中一方臨時改變主意,否則中梵再次續簽協議應該已經是一件板上釘釘的事情。果然如各方期待,中梵雙方於2022年10月22日再次確認延長本協議。
中梵雙方的表態,自然引起國際間各種陣營的不同反應。作為該協定的堅定支持者,當然樂意見到這種結果,希望雙方不但以該協定為基本指南,繼續為中國大陸教會遴選合格的主教人選,而且能夠沿著這種對話與合作精神,積累信任,達成更多協定,解決中國大陸教會自1949年以來的諸多問題,使中國大陸天主教會正常化,使北京與梵蒂岡的外交關係正常化。
值此中梵雙方願意繼續本著互相尊重的精神希望將對話進行到底之際,作為中國大陸天主教會的一員,願意不揣冒昧,為中梵雙方談判代表進一言,希望鼓勵雙方砥礪前行,創造中華民族與普世天主教會和平共處、攜手前行的雙贏局面。
珍惜來自不易的“協定”
雙方於2022年再次確認延長協議成真,我認為這是一件意義重大的決定,值得雙方好好慶祝並且珍惜。我們有三個理由應該好好珍惜這份協議:
第一,眾所周知,這份協議來之不易。這是中梵雙方自交惡以來第一份正式協定與成果,是中梵關係史上的里程碑事件,該協議創造性地解決了中梵關係中最核心、最重要也是最棘手的政教關係問題,同時維護了雙方不可放棄的核心利益,搬走了阻擋中梵雙方彼此接近的最大石頭,為今後中梵解決其他問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指明了方向。在中梵目前的相互認知、信任與接受程度上,這份協議是最合乎雙方利益比例的安排。這份協議裡面包含著雙方幾代人的辛苦努力與心血,是雙方多次艱辛折衝的成果,因為難能,所以更顯珍貴,值得我們好好尊重與珍惜。尊重與珍惜協定的表現,就在於認真執行協定內容。
第二,這份協議是在一個國際政治環境非常複雜甚至不利的情況下結出的果實。當2018年雙方簽署這份協定時,國際政治已經風起雲湧,山雨欲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反華勢力開始全方位圍堵與遏制中國崛起。雖然中梵對話只是國際政治中微不足道的一環,然而終究沒有逃過各方勢力的顯微鏡與黑手。自教宗方濟各登基並且與中國展開對話以來,西方各種政治勢力就開始攻擊中梵對話,甚至直接妖魔化天主教會最高領袖教宗方濟各及其所仰仗的左右手國務卿帕羅林樞機。目標自然是令中梵對話夭折,並以此作為攻擊中國宗教政策的“罪證”。如果熟悉那段時間內國際政治與媒體的作為,瞭解當時教廷如何突然之間面對來自幾乎整個西方世界鋪天蓋地的明槍暗箭,就會明白當時教宗方濟各與國務卿帕羅林樞機是在何等的狂風巨浪中簽署了這份協定。除了敬佩教宗方濟各與國務卿帕羅林樞機的政治見識與智慧之外,我們也必須向他們的勇毅表達至高敬意,同時珍惜這個難產的“嬰兒”。
第三,距離中梵關於主教任命臨時性協議正式簽署,已經歷時四年。與四年前相比,雖然國際政治與媒體仍然會“定期”冷飯熱炒,正如中梵雙方皆表示有意續簽之際,我們又看到一波攻擊中梵協議的小高潮。然而,我們依然要如同四年前一樣珍惜這份協議。因為國際政治大氛圍並沒有發生根本性改變,而是比以往更加嚴峻。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政界在全世界兜售中國威脅論,製造各種恐慌,宣稱中國崛起正在動搖西方數個世紀以來在經濟、科技、制度、意識形態的領先與統治性地位,其結果就是與中國進入一場全面性圍堵與遏制戰爭。細觀中西之間的鬥爭,已經不再限於貿易戰與科技戰,而是全面進入到意識形態領域,包括政治制度、經濟制度、社會管理、宗教制度等。教宗方濟各面對的國際壓力與四年前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教宗方濟各不畏攻擊,提前表態支援中梵協定延續,實在值得讚賞並鼓勵!
加快對話節奏
歷數應該珍惜“中梵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的各種原因之後,本人願意寄語主持並實質參與中梵對話人士,要利用目前中梵友好氣氛,加快對話的節奏,擴大對話的領域。原因如下:
國際政治氛圍與趨勢,並不利於中梵談判。國內外眾多學者一致認為,中西之間的“戰爭”,將是一場曠日持久的“苦戰”,至少會持續數十年之久,因此,中方必須做好打一場持久戰的心理準備。中梵對話雖非這場戰爭的核心戰役,卻是其中一場重要戰役,因為其中牽涉了政治與意識形態等眾多因素。基本上可以預言,中梵問題將成為國際政治與媒體長期攻擊中國一項利器,會不時拿出來刺向中國。教宗方濟各及以帕羅林樞機為代表的教會內進步派,其政治見識、智慧及勇毅,數十年來,難得一見。國際媒體不時炒作教宗方濟各退休的傳聞,其中固然不乏陰謀論,西方反華政界與媒體和教會內保守派早就想推翻教宗方濟各,一直尋找各種機會打擊教宗方濟各及其團隊,不過我們必須清醒意識到,教宗方濟各不會永久坐在教宗的寶座上,畢竟年齡不饒人。其實西方政界和教會內保守派早就未雨綢繆,開始著手為“後方濟各時代”做各種準備工作。
如上所述,教宗方濟各及帕羅林樞機乃天主教會內數十年少見的知中派與友中派。我認為,北京應該在險峻的國際環境中利用這稍縱即逝的機遇,與梵蒂岡進行對話,儘快解決雙邊關係中重要且敏感的問題。如果雙方在教宗方濟各任內的對話不歡而散,那麼,也許中梵對話將會無限期推遲,因為也許在當今政治環境中很難在教會內再找到如同教宗方濟各這般對中國友善的教會領導人。果若如此,中國的國際政治輿論環境,將更形惡劣,將會在西方社會中實錘中國缺乏宗教自由的指控,給予西方政界和教會內保守派更多攻擊中國的彈藥。與梵蒂岡對話的破局,會坐實西方反華勢力的指控。相反,與梵蒂岡對話的成功,解決雙邊分歧,達至更多共識與協議,是反駁西方指控與造謠中國缺乏宗教自由與人權的最有說服力的證據。其中特別要處理的問題,例如在天主教基本信仰中尚有爭議的某些制度和安排。中國天主教中的制度和安排,應該完全符合天主教信仰傳統,而且是從信仰本身發展而來,而不是來自外在的“嫁接”。無論如何,中梵對話的目的,是讓中國天主教基督徒既成為百分之百的中國人,也是百分之百的天主教基督徒,而不是“另類”的天主教基督徒。在信仰與制度上與普世天主教會完全共融的中國天主教會,是彰顯中國宗教自由的有力證據。
“摸著石頭過河”的對話
“中梵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既然名為“臨時性”協議,意即短期有效,非永久性,顯然乃試驗性,雙方皆認為既有“協議”並非己方終極理想版本,均認為有待在實踐過程中觀察實施協議的效果是否符合己方設定的基本目標。也就是說,這是一份“摸著石頭過河”的協定,雙方且戰且走,皆會根據情況,及時修訂止損。
既然中梵雙方皆有意“摸著石頭過河”,那麼,中梵對話中要摸的“石頭”是什麼?我認為,在中梵對話的檯面上,始終存在著一個不在場的第三方,一塊淹沒在水面下的石頭,即中國大陸教會。無論是中梵對話團隊,還是沒有實際參與對話的旁觀者,大家關心的其實是同一個團體,即中國大陸天主教會,各方的焦點,都希望中國大陸教會的生存狀態和發展符合己方利益。然而,各方必須意識到,中國大陸天主教會是一個具有雙重身份的實體,一方面是中國人,另一方面是天主教基督徒。無論是羅馬教廷還是中國執政當局,或者任何“關心”中國大陸天主教會生存狀態的實體與人士,都必須尊重這一基本事實,且保證這兩重身份同時完整存在與實現。如此,中國教會才能處於穩定狀態,也才符合中梵雙方利益。如果只有其中一重身份得以實現,那麼中國教會就將成為一個精神分裂的實體,也將是一個不穩定的實體。一個分裂與不穩定的中國教會,不符合中梵任何一方的利益,也將相反中梵對話與“協定”的終極目標。因此,如何按照“中梵關於任命主教的臨時性協議”妥善處理每一個教區主教人選,使之能夠成為穩定實體的保障,應該是中梵雙方共同致力的最高目標。在此過程中,應確保每一個教區主教的遴選都得到最好的結果,使北京、羅馬與地方教會皆滿意。每一個個案的成功,不但能夠實現一個穩定的地方教會,符合中梵雙方利益,而且也能彰顯中梵協議雙方制定者的智慧,對外展示中梵協議在理論與實踐上的合理性、合法性與適用性,杜絕反對人士的悠悠之口,彰顯反對者的荒謬,而且也會增加中梵雙方最高領袖及中國地方教會的信心,有助於其他個案的解決。相反,任何一個失敗的案例,都會成為一個反見證,增加反對協定者攻擊中梵雙方協定制定者和協定本身的口實,因此,中梵雙方在執行協議時,應確保每一個案例都成功,不允許產生例外。在此問題上,就不得不談及閩東教區郭希錦主教辭職的例子,顯然,在很多人看來,這並非是一個中梵合作成功的典範,不良後果已經不斷彰顯與蔓延。中梵雙方應該予以補救,並且避免類似的事例在今後繼續發生,因為失敗的案例只會形成中梵對話的阻礙。綜上所述,每一個教區主教人選問題時,都是一塊中梵雙方要摸的石頭,雙方就是要摸著每一塊石頭慢慢前行,按照協議解決好一個案件,就繼續前進。
到目前為止,中梵雙方只是按照協議,解決了有限幾個個案。由於疫情關係,雙方暫時停止了既定的一些對話與談判。可以預期疫情結束後,雙方會繼續並且加強對話節奏,解決更多中國地方教會主教人選的個案。然而,對於雙方智慧、耐心與外交技巧的考驗,也許剛剛開始。因為在中國教會內尚有幾個複雜個案需要處理,例如上海、張家口、齊齊哈爾等地的主教人選。如果上述教區主教人選處理不當,將埋下不穩定後患,終會損害中梵雙方利益。因此,在處理這些複雜、敏感且艱難的問題時,雙方皆需要保持戰略定力,不可意氣用事,掀桌走人。翻臉容易,恢復對話則難於上青天,因為必有特定勢力借題發揮,趁機發難,阻斷中梵對話進程,破壞中梵發展大局。中梵這場對話只能成功,不許失敗,雙方都輸不起。因此,遇到暫時無解的難題,雙方處於僵持狀態,不進不退,也不可拂袖而去。僵局總比破局更好!遇到暫時無解的僵局,雙方應該冷靜下來,轉移標的,選擇爭議更小的問題,繼續徐徐前行。有些問題,在人看來無解,然而時間會以出人意料的方式説明人解決。也許在複雜的案例中,雙方不妨聽聽地方教會的意見,甚至准許教廷代表直接與地方教會人士見面,緩解其中的矛盾。中梵雙方應該明白,地方教會的穩定與合一,是中梵雙方之所以對話的最終目標,也最符合中梵雙方利益。
展開智庫與民間外交
最後,我想談談中國如何利用與梵蒂岡交好的氛圍,在國際上衝破西方政界與媒體在中國問題上的話語權。眾所周知,西方政界通過媒體在國際上不斷抹黑與扭曲中國形象,攻擊中國的各種政策,給中國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因為西方媒體塑造的中國形象直接影響了西方人民對於中國的觀感以及西方政界的中國政策。不得不說,目前西方媒體掌握著國際話語權,中國只是處於防守狀態,十分被動。中國必須改變這種狀態,積極改善自己的國際形象,掌握國際話語權。
梵蒂岡是西方第一世界中當前少有的對中國懷有善意且影響力巨大的國家。中方應該發揮統一戰線精神,在國際上爭取更多朋友,其中梵蒂岡是一個巨大的資源。除了天主教自身的14億基督徒之外,羅馬教廷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東正教和新教的精神領袖。中國應當善加利用與梵蒂岡的友好關係,在國際上勇於為自己的宗教自由政策進行說明,展示自己宗教政策的合理性,彰顯自己保證了宗教自由與人權。可行性的方式可以是同梵蒂岡舉辦一系列共同感興趣的國際研討會,例如關於政教關係、中外宗教管理政策比較、邪教與反恐、經濟正義、綠色環保、減貧慈善等眾多主題,利用中國學者在西方展開智庫外交,積極闡明自己的各種關於經濟、正義、宗教、人權、發展等政策,反駁對於中國的各種不實指控與抹黑。鑒於中國與梵蒂岡在國際關係上的高曝光度與上述主題的敏感性,類似研討會定然會吸引各路國際媒體和民間人士參與。諸如此類的會議提供中國說明自己各種政策的理由,縱然只能改變一部分人士對於中國的觀感,也算成功,因為從西方內部打破了西方媒體的唯一話語權。
教宗方濟各與國務卿帕羅林樞機關於中國問題的各種表態與實際行動,已經向全世界和中國展示了普世天主教會與西方反華勢力截然不同的態度,證實自己奉行政教分離的政策,不但不會干預中國內政,反而是在中國需要國際友誼的時刻伸出雙手,與中華民族是患難見真情的朋友。羅馬教廷與天主教,對於中國來說,並非負資產,尤其在當今知華與友華的教宗方濟各和國務卿帕羅林樞機的領導下,反而能夠成為助力中國扭轉當下不利局面的杠杆。世界上最大宗教與最大民族的攜手合作,將成為世界和平的穩定器與世界繁榮發展的助推器,也是整個人類的福氣與幸運!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