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內容
近代中國與天主教
目標
-
- 明白中華人民共和國自建國以來的國際關係、社會政冶發展、行政組織、政治運動,以及政策規劃的互動影響。
- 瞭解中國共產黨宗教觀的意識形態基礎、宗教政策與國家其他政策之關係,以及宗教政策落實之多元情況。
- 從中國內地的社會政治層面與全球地緣政治角度,闡釋中國政府與天主教的各種互動動態。
內容
單元一:天主教與近代中國 (1949-1977)
毛澤東領導下之新中國。建立社會主義的中國,不同的政治運動包括三反五反,抗美援朝,反右,大躍進與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等。從親蘇到三分世界觀至輸出革命。宗教政策的獨立自主,並建立愛國及去西方化的宗教團體,全國推行無神論教育文革期之消滅宗教。中國天主教友愛國會,自選自聖主教及中斷中梵外交關系。
單元二:天主教與近代中國 (1978-2012)
鄧小平之改革開放,江澤民的三個代表及胡錦濤的和平發展。重修中美關系,再進世界舞臺,容許市場經濟,漸成世界工廠及加入世貿。重建宗教管理系統,宗教政策,宗教團體及國際宗教關係,宗教熱並各宗教重現各地,強調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雙適應。重建教會聖統制及一團一會的成立;封聖,自聖主教及地上地下團體和中梵互動。
單元三:天主教與近代中國 (2013-2022)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強軍興軍,一帶一路,中國與國際社會的動態;習近平思想,小康社會,共同富裕,國進民退,疫情與經濟,全面管治香港及大灣區的香港。宗教中國化及法治管理,政領教從。中梵臨時協議,中國天主教正常化及中國化。
講者簡介
陳劍光博士
渥太華 (Ottawa) 大學哲學博士,聖保祿 (St. Paul) 宗座大學神學博士,基督教牧師,太平紳士。曾任職基督教教會,神學院及大學。學術研究包括基督宗教在華史,近代中國與宗教,中國與國際關係。
除學術文章外,有關近代中國與基督宗教 (包括天主教) 的專著有:
Towards a Contextual Ecclesiology: The Catholic Church in PPRC 1979-1983 (1987), with Alan Hunter, Prayers and Thoughts of Chinese Christians (1990), Struggling for Survival: The Catholic Church in China from 1949-1970 (1992), with Alan Hunter, Protestantism in Contemporary China (1993), 及Understanding World Christianity: China (2019)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