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三年中國天主教大事回顧
|
|
|
|
|
|
主教逝世 |
|
 |
|
-
二零一三年二月四日:寧夏銀川教區劉靜山主教(1913-2013)安息主懷,享年一百歲。劉主教一九一三年出生於內蒙古巴盟教區,一九二九年進入小修院,到一九四二年晉鐸。他於一九五一年被捕,送進監獄及勞改農場。一九七九年起,他開始在學校教書並恢復牧靈工作。一九八三年到寧夏服務。一九九三年,政府認可的「公開」教會當局根據行政區域重劃寧夏教區的範圍,劉主教以八十歲高齡獲祝聖為教區主教。到二零零七年,他祝聖李晶神父為助理主教,兩年後退休。在劉主教身故後,寧夏「地下」教會團體的榮休主教馬仲牧前往弔唁,並為他舉行追思彌撒。
-
二零一三年二月八日:山東周村教區馬學聖主教(1923-2013)逝世。他一九二三年出生於山東鄒平縣,一九三九年進入小修院,自一九四八年起,輾轉在漢口、澳門及北京的大修院攻讀神哲學,一九五七年晉鐸。一九八八年,他接受祝聖為助理主教,一九九七年出任正權主教。在他去世後,教區由二零一零年十一月晉牧的楊永強主教接掌。
-
二零一三年三月二十二日:江蘇徐州教區榮休主教錢余榮(1911-2013)去世。他生於一九一一年,一九四五年晉鐸,一九五九年在未經教宗批准下晉牧為主教。他在二零一一年退休後,由助理主教王仁雷接任正權主教。經錢主教的請求,教宗於二零零七年十一月二十日給予他一個內庭的寬免,承認他為沒有管轄權的主教。
-
二零一三年四月二十七日:上海教區助理主教金魯賢(1916-2013)逝世。金主教一九一六年出生,一九三八年加入耶穌會,其後被送往西班牙、法國和意大利留學,一九四五年晉鐸,一九五一年回國,在當時上海教區主教龔品梅的領導下工作。一九五五年,金神父與龔主教、數百位神父和教友一同被捕;在拘禁五年後,他於一九六零年被判十八年有期徒刑。一九八二年返回上海後,他擔任佘山修院的創院院長,一九八五年他與李思德神父一起未經教廷批准而接受祝聖為助理主教。一九八八年他接替張家樹主教成為「公開」教會團體的主教。在二十一世紀之初,金主教請求並獲得教廷的認可,成為「地下」團體領袖范忠良主教的助理主教。
-
二零一三年十月二十八日:河北易縣教區「地下」榮休主教劉冠東(1919-2013)息勞歸主。地下團體決定不公布翌日(十月二十九日)安葬其遺體的地點,避免當局的監控。劉主教一九一九年出生於河北保定市清苑縣,一九四五年晉鐸,第一次被補入獄是在一九五五年至五七年七月之間,然後由一九五八年至八一年他再次身陷囹圄。獲釋後,他於一九八二年七月二十五日接受祝聖為易縣教區助理主教,一九八八年成為正權主教。在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他在陝西省張二冊村主持會議,決議成立主教團,劉主教當選執行主席。消息傳出後,政府當局將他和其他與會者拘留。一九九二年獲釋後,劉主教一直在監視下生活,翌年七月十七日他因腦血栓引致半身不遂。劉主教簡樸隨和的作風令人敬佩,他對保護天主教信仰不受共產政權操控的剛毅與決心,使他成為堅持立場毫不妥協的典範人物。
-
二零一三年十二月十一日:河北唐山教區榮休主教劉景和(1920-2013)去世。他一九二零年出生,青年時期在北京文聲學院攻讀神哲學,到一九四五年晉鐸。一九八一年十二月二十日,他在未經教宗批准下接受祝聖為主教。二零一零年十一月退休前獲得教宗寬免。劉主教曾擔任官方認可的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及主教團的副主席。
|
|
擢升主教 |
|
 |
|
-
二零一二 年四月十九日:陳功鰲神父(1965-)被祝聖為四川省南充教區主教。這次祝聖獲教廷及中國政府認可。
- 二零一二年四月二十五日:屈藹林神父被祝聖為長沙教區主教。這次祝聖獲教廷及中國政府認可。
- 二零一二年七月七日:馬達欽神父被祝聖為上海教區輔理主教。這次祝聖獲教廷及中國政府認可。
|
|
重要事件 |
|
 |
|
-
一月一日: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公布的《宗教院校學位授予辦法(試行)》開始施行。
- 一月五日:中共中央機關刊物《求是》發表國家宗教局局長王作安的文章,提到政府將要從六個方面倡導宗教工作的「保護、管理、引導、服務」:一要認真貫徹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切實維護宗教界合法權益;二要加強和創新宗教事務管理,不斷提高宗教工作的法治化水平;三要堅持獨立自主自辦原則,積極開展宗教對外友好交往;四要支持宗教界加強自身建設,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五要大力倡導宗教和諧理念,著力促進宗教關係和諧;六要充分發揮宗教的積極作用,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貢獻。
- 一月七日:山西省孟高維諾修院原董事長、汾陽教區霍成主教宣布設於太原的大修院停辦整頓兩年,除了十一位神學四年級生繼續上課直至六月畢業,其他修生在上學期結束後必須離開修院,返回各自的教區。修院共有二十八位修生。
- 一月十二日:太原教區舉行信德年「新時代福傳」研習會,近五百人參加。
- 一月十四日至十九日:石家莊的河北省天主教神哲學院與信德文化研究所合辦了司鐸成熟人格培訓與健康鐸職分享活動,有十幾位神父參與。
- 一月十七日:台北天主教輔仁大學舉行演講會,慶祝中華民國與梵蒂岡建交七十周年。
- 一月二十八日至二十九日:四川樂山教區逾百名教友聚集在一個建築工地外,抗議開發商從教會購得地皮興建住宅小區後,自二零一一年八月起一直拖欠教會款項。抗議期間發生暴力傷人事件,兩位教友受傷。
- 二月十一日:《新華社》報道教宗本篤十六世宣布卸下伯多祿職務。中國天主教徒對教宗突如其來的決定既驚訝又難過,但也認為他「謙遜、勇敢、充滿信仰、關心教會和令人欽佩」。
- 二月十八日:《人民日報》刊出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的聲明,表示中國願意與梵蒂岡發展外交關係,前提是梵方必須先與台灣斷交,而且不要以宗教名義干涉中國內政。
- 二月二十七日:中國《環球時報》刊登一篇有關教宗本篤退位的報道,標題為「中國天主徒在上帝與凱撒之間徘徊」,文中包含教廷發言人隆巴迪(Federico Lombardi)神父的訪問。
- 二月二十八日:教廷公布一封由中國大陸一群天主教徒二月二十二日寫給教宗本篤十六世的感謝函,其中說:「聖父閣下特別關注中國,您在心中為在中國的天主教會保留了一個特別的地方。您嘗試推動對話,並通過關心、祝福中國和中國人民,減輕我們的十字架。」
- 三月一日至十三日:據《天亞社》報導,廣州教區甘俊邱主教表示「希望新教宗能繼承前兩任教宗的精神,勇敢與聰慧地面對教會的各種問題」,並在堅持信仰原則的前提下,妥善處理與北京政府的關係。三月一日,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及中國天主教主教團在官方網站發出啟事,呼籲信眾為即將舉行的新教宗的選舉祈禱。
- 三月三日至十二日: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二千二百多名委員中,天主教界計有:雷世銀、馬英林、房興耀主教、劉元龍、金魯賢主教、李山主教、詹思祿、沈斌主教、孟清祿主教。
- 三月五日至十五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近三千名代表中的天主教人士計有方建平主教、郭金才及黃炳章。在香港,關注中國人權和民主的人士在人大開幕當天到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公室門外抗議,要求當局釋放所有維權人士、異見作家、良心犯和宗教人士,包括馬達欽主教,並確認中國於一九九八年簽署的聯合國《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
- 三月十四日:新教宗方濟各於三月十三日當選後,中國外交部發出祝賀的信息,但發言人指出「我們希望梵方採取靈活務實的態度,以實際行動為改善中梵關係創造條件」,並重申中國政府處理中梵關係的兩條基本原則是一貫的。
- 中國天主教徒對第一位拉美裔教宗表示熱烈的歡迎與衷心的祝賀。據報導,大陸信眾渴望教宗方濟各促進中梵關係,以及有一天可以訪問中國。然而,他們也提醒新教宗不要在教會原則方面與中共政權妥協。《南華早報》三月十五日引述公開教會團體一些成員對教宗當選表示祝賀,並期望中梵當前的矛盾得以化解。
- 三月十五日:教廷發言人隆巴迪神父向中共新領導人習近平和李克強致意。
- 三月十九日:教宗方濟各主持就職彌撒,多個國家元首出席盛會,包括台灣的馬英九總統。他宣稱:「我們對台梵關係寄予厚望。」北京沒有評論馬英九的羅馬行。翌日由羅馬返港的湯漢樞機表示,教宗方濟各向他說:「中國在我的心中」。
- 三月十九日:不獲教廷承認的馬英林在雲南祝聖兩位神父,他們是大理教區彝族的岳邦雙神父和昭通監牧區景頗族的卜順才神父,晉鐸禮在接近中緬邊境的瑞麗市一所小教堂舉行。
- 四月三日至十日:由中國天主教神哲學院院長李樹興神父率領的官方天主教代表團,應魯汶大學及南懷仁文化協會的邀請出訪比利時。
- 四月六日:《南方周末》刊出埃切加雷(Roger Etchegaray)樞機的專訪,他表示:「發展北京和羅馬之間的友好關係,不僅對教會本身有好處,而且也對全人類有很大益處。……重新拾起和發展對話,對雙方來說都是非常急迫的一個需要。」
- 四月七日至十三日:一群地下教會團體的神父、修女和教友,在信德年裡舉行第二次梵二文獻研習會。參加者還簽署了一封給新教宗方濟各的賀函。
- 四月八日:中國天主教一會一團公布二零一二年十二月十二日修訂通過的《關於選聖主教的規定》,要求一個教區必須取得省級宗教事務部門的同意,並呈報主教團,才能正式展開選聖主教的工作。其目的似乎是加強主教團和宗教部門對教會的權力。在新規定下,教區要成立選舉主教工作委員會,主教候選人應當具備的條件新增了「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
- 四月八日至十九日:由十六位中國大陸修女組成的團隊訪問南韓。
- 四月十二日:信德文化研究所通過《信德報》公布不完全的統計顯示,二零一三年復活節全國共有一萬六千七百四十八名慕道者領洗,其中成年人佔七成以上。
- 四月十五日至十七日:羅馬宗座傳信大學舉行「聆聽在亞洲:傳統與現代、信仰團體與宗教的方法」國際研討會。教廷萬民福音部部長斐洛尼(Fernando Filoni)樞機主持開幕及閉幕禮。他呼籲所有宗教一起攜手應對社會上的各種挑戰。韓大輝總主教在會上論述中國情況。
- 四月二十日:四川雅安地區發生黎克特制七級大地震,近二百人死亡,逾一萬一千五百人受傷。國內多所天主教社會服務機構為災民提供物資及人力上的援助。教宗方濟各在接下來的主日(二十一日)中午講話中,邀請全球所有信眾為在這場地震中遇難和受苦的人們祈禱。
- 五月十日至十五日:東正教莫斯科宗主教基里爾(Kiril)率領八十人代表團展開歷史性訪華行程,到訪北京、哈爾濱及上海。五月十日,基里爾獲國家主席習近平接見,他也與天主教等政府認可的五大宗教團體負責人會面。
- 五月十二日:宗座教友委員會秘書格萊孟(Josef Clemens)總主教應德國「聖福若瑟」團體的邀請,到北京聖若瑟堂(東堂)舉行彌撒,為二十三位兒童施放堅振。
- 五月十四日:中國發表第十一份人權白皮書《二零一二年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宣稱「中國堅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從保障人權的高度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權利,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維護宗教界合法權益,促進宗教關係和諧。」白皮書又指出:「截至二零一二年,中國《聖經》印刷數量達一億多冊,成為世界上印刷《聖經》最多的國家之一。」
- 五月二十二日:教宗方濟各號召全球所有天主教徒在五月二十四日「為在中國之教會祈禱日」一起為中國的兄弟姊妹禱告。
- 五月二十四日:約二千名朝聖者聚集在佘山朝聖地,慶祝聖母進教之佑瞻禮及為在中國之教會祈禱日。早在四月二十七日:上海松江區公安部門宣布由四月三十日至五月三十一日,對佘山地區的道路採取交通管制措施,為確保「重大活動」的安全、順利進行。
- 六月三日至七日:澳門教區黎鴻昇主教帶領八人代表團探訪西安教區,參觀當地的天主教社會服務,尤其是照料殘障兒童的設施。
- 六月六日至七日:香港浸會大學舉辦中國天主教歷史學術會議,約有五十人參加。
- 六月十一日至十三日:中國天主教「一會一團」在北京舉辦一連三日的教區管理研討班,共有二十五位主教及教區負責人出席。
- 六月二十六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出關於調整電價分類結構的通知,規定經登記的宗教活動場所將以居民生活用電價格收費。全國五大宗教近十四萬處的宗教活動場所受惠,節省三分之二電費。該措施的提案是由全國政協的天主教界委員(五位主教)於三月份共同提出。
- 六月二十七日:美籍樞機麥卡里克(Theodore McCarrick)訪華與國家宗教局局長王作安會面。
- 七月九日:《人民網》引述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的調查報告,警惕海外基督教右翼勢力在中國大學校園的滲透力度。該項為時兩年有關大學生宗教信仰的調查發現,基督教傳播以「文化交流」、「學術研究」等隱性形式進行宣教,令大學生基督徒出現比較快的增長趨勢。
- 七月十九日:福州教區位於長樂市郊的玫瑰山莊朝聖地慶祝二十周年。據《天亞社》報導,山莊建立初期曾險遭當局取締,後來獲得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批准為合法宗教場所。
- 七月二十三日至二十八日:十六名中國大陸參加者前赴里約熱內盧普世青年節,他們先在香港集合,接受短期培育,然後出發往巴西。
- 七月二十四日:天主教香港教區在報章刊登有關二零一七年落實普選行政長官的緊急呼籲,標題為「具誠意的交談,有承擔的行動」。
- 七月二十四:由劉澎教授領導的小組完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宗教法》草案(公民建議稿)。劉教授說,人大需要為宗教立法,因為中國的基本問題是宗教被置於法治之外,目前只有為了監管宗教團體而設的宗教事務條例。
- 七月二十九日:台北利氏學社出版《徐家匯藏書樓明清天主教文獻續編》共有三十四冊,由鐘鳴旦(Nicolas Standaert)、杜鼎克(Ad Dudink)及王仁芳合編,收錄該藏書樓的八十四種藏書。連同早期出版的叢書,它將中國人和歐洲人共同寫就的手稿或印本掃瞄、還原之後重新付印。
- 七月三十日至八月二日:中國天主教「一會一團」聖召培育委員會在遼寧瀋陽召開會議,由沈斌主教主持,與會者有國家宗教局官員、馬英林、裴軍民主教、楊曉亭主教,以及各所大修院的負責人。會上研究並通過《天主教神哲學院教師資格認定和職稱評審聘任辦法》及《天主教神哲學院學位授予辦法》。
- 八月九日:設於美國的對華援助協會對新疆基督教家庭教會的聚會接連遭受衝擊表示關注。首宗事件發生於三月,伊犁一個家庭聚會被公安阻止,一名婦女被抓走。六月份及八月四日,烏魯木齊據報也有兩個聚會先後受到衝擊。
- 八月十日:意大利《Vatican Insider》網站對湯漢樞機進行專訪。湯樞機認為,中國媒體對教宗方濟各的報導「誠實和客觀」,並寄望羅馬與北京之間能夠重啟對話。
- 八月十日:河北西灣子教區地下團體的宋萬軍神父,在駕車途中被公安逮捕。三十九歲的宋神父是崇禮堂區的負責人。
- 八月十三日:海南島臨高縣一群基督徒,在守護一幅用來興建教堂但被縣政府私自轉賣予開發商的土地時,遭到城管人員毆打。
- 八月十九日:《紐約時報》報導,中共幹部在各地召開會議,聽取一份稱為「九號文件」的內部備忘錄,警告他們如果黨不能消除中國社會裡七股反動的危險潮流,權力就會從他們的掌控中失去。該七大危險以「西方憲政民主」為首,亦包括對人權普世價值的宣揚,諸如媒體獨立和公民社會之類的西式概念,熱衷於市場化的新自由主義,以及針對慘痛黨史的虛無主義批評。
- 八月三十一日:教宗方濟各宣布任命宗座駐委內瑞拉大使帕羅林(Pietro Parolin)總主教為教廷國務卿。他由二零零二年起擔任教廷國務院與各國關係部次長,負責梵蒂岡與越南之間的敏感事宜,以及梵蒂岡與以色列之間的法律問題。他也曾兩次率領代表團前往北京,與中國官員進行閉門會談。中國媒體對他的新任命持正面態度。
- 九月一日:位於北京的全國修院有三十一名新生及插班生,共計九十四人;河北省神哲學院(石家莊)人數最多,共一百三十名修生,本年度有廿九名新生及廿四名由佘山修院轉來的插班生,另有二十四人在外從事牧靈實習,以及二十四位修女;陝西省神哲學院(西安)七十八名修生,其中新生十七人,以及八十位修女;中南神哲學院(武漢)有二十八人,包括六名新生;吉林神哲學院有三十八名修生,包括新生十三人;瀋陽神哲學院有四十二名修生,其中新生四人;四川省神哲學院(成都)有兩名哲學新生及十四名神學生;北京教區修院沒有新生,只有哲學二年級和神學一、二、三年級共四十七人。山西省神哲學院(太原)由二零一三年起停辦至少兩年,但有些修生留校協助「維修工作」;佘山修院(上海)在前一年關閉,仍有十五位修生留守。
- 九月二日: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向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預備會議提及被公安人員帶走的神職人員多名,包括西灣子教區宋萬軍神父、保定教區的史偉強、田建民和楊剛神父;並提及當局阻止河南地下教會團體慶祝聖母升天節。
- 九月八日至十一日: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與中國基督教協會(兩會)在北京召開第九次全國代表會議,選出新一屆領導層,共有三百一十五人出席。傅先偉當選三自委員會主席,高峰當選協會會長。主席的工作報告說,過去五年全國新增受洗信徒超過二百萬人,自教會活動恢復三十年多來,累計出版發行逾六千二百萬冊《聖經》。中國目前是全球發行《聖經》最多的國家之一,每年達三百五十萬冊。
- 九月九日至十四日:地下教會團體的神父、修女和教友在陝西周至教區參加第三次信德年研習會,學習梵二文獻。
- 十月四日至六日:第二十五屆全國天主教中國會議在芝加哥羅耀拉大學舉行,由美國天主教中國事務辦公室(USCCB)主辦,主題為「全球化時代的美國天主教會與中國」。
- 十月七日:上海教區馬達欽主教在其博客發表文章《信德之光,照耀我們》,就教宗方濟各頒布的《信德之光》通諭作出個人反省。全文分為四個部分:一,信德是天主賜給我們的福分;二,在信德中,我們認識了祂;三,祂對我們說:不要害怕;四,讓我們像瑪利亞一樣,緊緊跟隨祂。馬主教最後邀請信眾在佘山聖母的轉禱下堅定信仰。這篇文章被視為馬主教的首封牧函,可是幾天後已遭到封鎖。
- 十月二十日:中國「慧靈」智障人員社區服務機構創辦人兼主席孟維娜,在意大利獲頒「國際維托里諾.科倫坡獎」。該非政府組織成立於一九八五年,現在全國十多個城市設有支部,為殘疾人士提供服務。
- 十月二十三日:陳日君樞機獲香港中文大學頒贈「終生同行獎」以表揚他對在囚人士的牧靈關懷。在十月三十一日,他再獲加拿大外交部頒發「若望.迪芬貝克捍衛人權及自由獎」。
- 十月二十七日至三十一日:浙江溫州教區耶穌聖心傳教會三十七位修女騎著單車進行信德年朝聖之旅,到訪樂清堂區九座教堂。
- 十月三十一日:上海教區馬達欽主教罕有地公開露面,他出席《光啟社》前任總編輯沈保義(1923-2013)的追悼儀式。沈老先生曾於上世紀五十年代擔任龔品梅主教的秘書,一九八四年應邀出任於復社的《光啟社》總編輯,一九九八年退休後由馬主教接任。
- 十一月九日至十二日: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決定放寬「一孩政策」及廢止勞教制度。會議亦議決設立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
- 十一月十八日至二十二日:為響應信德年閉幕,地下教會團體的神父、修女和教友在湖南舉行梵二《禮儀憲章》神學研討會。
- 十一月十九日:《亞洲新聞》報導兩位四十多歲的年輕神父,十月份在河北保定附近的清苑縣教授成人慕道班期間被帶走拘留,在場協助的教友各被罰款四千元人民幣。
- 十一月二十一日:一群雲南昆明教區的天主教徒向香港教會求助,他們表示開發商在當地政府授權下霸佔昆明市北京路的耶穌聖心堂,有些神父和教友在工地紮營並拉起橫幅抗議逾一個月,其間他們曾受到恐嚇,手機被搶走。
- 十二月十四日:河北石家莊的天主教社會服務機構「進德公益」舉辦第九屆聖誕公益晚會。主辦者表示,籌募到的五十多萬元善款將全部用於資助貧困學生、孤殘兒童和愛滋群體。
- 十二月二十三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要求各地區部門在小學到大學的課程、新聞媒體以至社會組織,進行黨十八大的二十四個字核心價值觀(稱為「三個倡導」)的宣傳教育。
-
十二月二十八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廢止勞動教養制度的決定,即日施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