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信仰本地化是基督徒與基督教會的一個永恆的話題,是基督徒的一種永無止境的使命。耶穌向門徒們所說的:「你們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傳福音……」(谷16:15)。這是祂對自身永恆救恩使命的一種委託與傳遞,是祂對萬世萬代的每一個基督徒的「召叫」與「派遣」,而不僅僅只是對兩千年前的第一批門徒。在天主的救恩史中,這一在基督與門徒之間的神聖傳承穿越了兩千多年的時空,歷經萬千苦難,歷久彌新。初期的基督徒對來自基督的這一福傳使命有著非常清晰的意識與強烈的激情,於是就形成了由「基督事件」伸展在人類歷史中的最偉大的文化與宗教事件,即浩浩蕩蕩的福傳運動的肇始。本期刊的主旨即在於,在當前中國教會轟轟烈烈的關於基督信仰「本地化」與基督宗教「中國化」的討論中,為漢語世界中關心基督信仰與中國教會未來的教內外學者提供一個共同探討與交流的平台,俾能拓展中國基督徒的福傳視野,使基督信仰在中華大地上深深扎根,在中國人的心靈中開花結果,並最終使基督信仰以切合實際的、活生生的方式「降生」並扎根於中國的人文社會語境與大眾生活中。作為基督徒福傳的另一種表達的方式,基督信仰「本地化」對於所有基督徒而言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是一種不輟的使命!
專題論述:共議同行的教會
共議同行: 普世教會和地方教會相伴而行:溯源、實踐、挑戰與前景 鄭小慧
「共議制」的底層邏輯——神恩抑或民主? 耿占河
靈修生活與「共議同行」 吳智勳
教會的新模式:與平信徒、女教友及邊緣人士共議同行 阮美賢
中國特色的共議同行 龐樂培 文/ 謝禮緯譯
共議同行與教父學依據的內在關聯 陳開華
民主辦教與共議性教會的自身建設 周太良
從教會的共議性看教會神職人員與平信徒的關係 李景璽
漢語神學論述:
徐宗澤論近代天主教修院教育中國化思想探微 李強
解碼相伯老人對信仰的詮釋:以相伯老人致、複英斂之先生信劄為例 許如好
《厄弗所書》中「教會是基督的身體」的神學詮釋 羅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