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化與牧靈回應》
鼎 2020年 秋季號 總第197期
阮美賢博士,聖神研究中心執行秘書,本刊執行編輯
城市化過程(或稱都市化、城鎮化)是伴隨現代工業的出現、資本主義的產生而開始的,工業化國家的城市化程度遠遠高於農業國家。自八十年代,為了配合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和經濟發展,政府容許農村人口遷居至城鎮工作,中國城市化也隨之發展起來。2012年8月,中國國家統計局發佈報告顯示,2011年城鎮化率達51.27%,這意味著中國城鎮人口首次超過農村人口。2019年城鎮化率更首次超過60%。與此同時,中國內地不少大城市的都市病漸漸變得嚴重。交通擁擠、資源緊絀、城市居民生活素質下降等問題,都困擾著城市的進步。早於十九世紀末,因著西方工業化的發展,天主教會透過社會通諭《新事物》已開始關注都市化為工人階級帶來的問題。到了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教會目睹城市不規則的擴展產生各種各樣的社會問題和新的貧民階級,令大量人口被邊緣化和受歧視,特別是青年、婦女、勞工等。有見及此,當時的教宗保祿六世於1971發出《八十週年》公函,強調確保人人平等及社會參與的權利,亦指出服務他人和社會教育的重要性,從而達至大眾公益。要達到這目標,他指出必須本著基督的愛人精神,鞏固人類手足情誼,並保證社會融洽與國際和平(22-24)。
為了履行使命,教會需要持續不斷地「辨別時代徵兆、檢視時代局勢,並在福音神光下,替人類解釋真理」(《論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4 )。社會和文化環境是動態的、恆常和不斷變化的。有時,這些變化是突如其來而劇烈的;其他時候,變化是漸進、隱藏並且難以辨別的。教會必須時刻保持警惕,令使命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之中適應,並以教會原則和教導作回應方向。在中國,城市化現象以及由農村向城市移居後的人們所面對的精神和社會需求,正是其中的時代徵兆。而且,教會的使命是與人同行,肯定人性尊嚴,因為人們的「喜樂與期望、愁苦與焦慮,亦是基督信徒的喜樂與期望、愁苦和焦慮,尤其是貧困者和遭受折磨者(《論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1 )。」
基於歷史發展的緣故,過往天主教會一直集中在農村發展,但隨著城鄉人口轉移,農村教友逐漸流失,不少遷往城市工作或上學。面對城市化帶來的轉變,教會亦有需要改變牧民策略,以迎接新挑戰。這正是面對新的時代徵兆的具體回應。正當籌備這期期刊時,我們仍處於新冠肺炎疫情之中。雖然國內的數字已平穩放緩,但保持社交距離和某些地方的封城措施等政策,催迫教會不得不發展新的牧民策略,這也是另一個時代徵兆和挑戰。
面對以上提及的新現象,本期《鼎》的主題定為:中國城市化與牧靈回應。我們邀請了幾位在國內具有豐富牧靈經驗的牧職人員和學者,分享他們的親身經驗和神學反省。為了豐富文章內容,部份作者更進行了小型調查研究和訪問,讓讀者對國內情況有更廣闊的瞭解。但由於篇幅所限,而且國內某些地區的情況較為緊張和敏感,因此,本期的文章只能列舉個別地方作例子,其他教會團體的牧民回應未能涵蓋。
第一篇主題文章是由陳劍光博士撰寫的〈城市化和牧民回應〉。基於基督教會在內地的經驗,陳牧師就中國城市化現象和基督宗教的關係勾劃出一個概況。首先,他指出了鄉村教會與城市教會的主要分別,由於教友的教育程度、知識背景、人口密度與土地建堂需求、加入教會的代價、受外來文化的影響、商人教友等方面的迥異,城鄉教會的牧靈和管理教會方式也有差異。然後,作者指出城市人口的不同類別,包括年青、教育程度較高、單身、樂觀的城市新居民、從事非技術工作的農村移民工,以及被稱之為「低端人口」,沒有固定工作,處於社會最低層的移民。面對不同群體,教會在牧養上面臨重大挑戰。作者因而綜合了幾項在教會牧養上近期已開展的方式並加以闡釋,例如網上崇拜、聊天室
祈禱小組、針對個別需要的牧養服務,以及組織各種小組,以便推行培育、團契或傳福音的事工。
接下來的幾篇文章,作者列舉了一些例子,展示中國城市教會面對的挑戰,以及具體的牧民回應。甘俊邱主教和張闊神父在〈中國城市化下天主教教會牧區模式的困難與前景:以大灣區的廣東為例〉一文中,對中國城市教會,特別是廣州教區所面對的困難進行了分析。挑戰包括:缺乏教堂、人力資源不足、管理模式落後、缺乏城市牧靈工作經驗,以及教區劃分引起的問題等。借用香港和澳門教區的經驗,作者希望進一步發展和改善教友培育、婚姻與家庭牧靈,以及社會服務等事工。另一篇文章〈都市化進程中的牧靈挑戰與使命 ── 淺談北京、深圳教會的牧靈服務〉,張天路神父提供了城市教會的具體牧民例子,透過北京和深圳的城市教會經驗,列舉教會提供的多元化服務,包括堂區內外的各種服務。作為深圳聖安多尼堂的牧職人員,張神父分享了他在發展各項牧靈計劃,例如禮儀、全人發展和社會服務等方面的第一手經驗和背後的原因。
根據作者自己進行的研究以及與其他神職人員或教友的訪談,白建清神父和道明神父在他們的文章中,分別介紹了他們對城市化與傳福音的關係的看法和觀察。他們認為城市化對傳福音既是危機亦是機遇。白建清神父在他的文章〈城市化:教會新的機遇〉中,從四個層面討論了城市化的挑戰,包括教友、堂區、牧者和教會層面。從積極的角度來看,他看到教會在新環境的各種機遇,例如重新自我認識和調整,在這急速發展的時代,教會不僅要學習如何生存,還必須學習如何在普世教會中履行福傳使命。白神父亦指出,教會必須檢視及更新牧靈策略,走進人群,通過各種方式傳福音,並充份利用互聯網等新資源。對於另一位青年牧民工作者道明神父,他認為在城市中設定傳福音的方向和目標很重要。在他的文章〈探討都市化與青年福傳和牧靈的關係〉中,他指出,教會應該在城市教會投入更多資源和人力,與青年同行,並幫助青年建立友愛的信仰團體。
最後一篇主題文章是甄健湘博士撰寫的〈從傳教學角度看天主教徒如何適應中國的變化〉。基於平信徒和青年人在中國城鎮化的過程中,在福傳和培育上所發揮的積極作用,包括地上和地下團體間的修和經驗,以及對中國社會變化的分析,包括適應新的宗教條例和落實所帶來的限制,甄博士就教宗方濟各提出的「關愛的文化」進行神學反思。這種關愛文化要求每個人以全新的關愛視野,以整體的方式,致力解決生態和貧窮問題,以及發展新經濟。他認為最近的疫情,正為中國教會和基督徒提供了一個向或近或遠的貧苦者表示關懷的機會。從這些文章中,我們可以看到面對城市化趨勢,各城市教會所面對的困難和挑戰有其相似之處。但是,由於人力和物力、牧者的態度和熱情、經驗,以及政府的
壓力等因素的不同,不同堂區或教區的牧民策略會不盡相同。其實,不同的城市教會之間可以互相學習,彼此分享經驗,共同為履行教會使命而努力。
除了主題文章外,今期還刊登了不同主題的三本書的評論。具有藝術和宗教背景的林書琦博士就〈聖經旅人2020:羅頌恩作品集〉這本畫冊寫了一篇評論,閱讀評論之同時,讀者亦可欣賞畫家羅頌恩的作品。歷史學者譚永亮神父就孟一仁神父所寫的Sino-Vatican Relations: From Denunciation to Dialogue《中梵關係:從譴責到對話》一書撰寫了書評,並提供了其他幾位學者的觀點。第三篇書評是由社會學家倪李黛教授撰寫,評論由杜克大學神學院教授連曦博士的英文著作Blood Letters: The Untold Story of Lin Zhao, a Martyr in Mao’s China《血書:毛澤東時代中國的殉道者林昭,鮮為人知的故事》。林昭用自己的血書寫了幾十萬字,對社會主義制度作出控訴。她形容自己是「反對暴政的自由戰士和青年反抗者。」此外,梁潔芬修女和溫順天神父分別寫了文章,悼念最近離世、中國教會和聖神研究中心的
兩位朋友,分別是顧汝德教授和董育德教授。
最後,感謝多位作者賜文、多位為文章評審的學者和編輯委員會的成員,亦感謝畫家羅頌恩允許《鼎》刊出他的畫作。
阮美賢
2020年9月12日